
望遠鏡起源于眼鏡。人類在約700年前開始使用眼鏡。公元1300年前后,意大利人開始用凸透鏡制作老花鏡。公元1450年左右,近視眼鏡也出現(xiàn)了。1608年,荷蘭眼鏡制造商漢斯·里帕希(H.Lippershey)的一個學(xué)徒偶然發(fā)現(xiàn),將兩塊透鏡疊在一起可以清楚看到遠處的東西。

折反射式望遠鏡:折反射式望遠鏡是在卡塞格林反射式望遠鏡的前方加裝矯正鏡建造的望遠鏡。折反射式望遠鏡又可以分為施密特-卡塞格林式(簡稱施卡/S-C)和馬克蘇托夫-卡塞格林式(簡稱馬卡/M-C),其主要區(qū)別在于矯正鏡。折反射式望遠鏡兼顧了折射鏡和反射鏡的優(yōu)點,色差小、呈像明亮。

望遠鏡是一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xué)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xué)儀器。利用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并會聚成像,再經(jīng)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又稱“千里鏡”。望遠鏡的第一個作用是放大遠處物體的張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細節(jié)。望遠鏡第二個作用是把物鏡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徑(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觀測者能看到原來看不到的暗弱物體。